第二节 欧洲西部
课标内容     
1.在地图上找出欧洲西部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
2.说出欧洲西部地理位置的特点。
3.运用图表说出欧洲西部地形、气候的特点及其关系,并解释对畜牧业的影响。
4.举例说出欧洲西部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课标分解     
【教学设计一】
作者:邹文 单位:济南高新区第一实验学校
目标与策略    
重点与难点    
重点:欧洲西部畜牧业发达的原因和旅游业发展的优势。
难点:自然环境对欧洲西部畜牧业的重要影响。
过程与方法    
教学环节一:观看视频 导课激趣
情景导入:多媒体呈现欧洲西部景观视频。
教师引领:大家知道在哪里可以领略到这些美丽的风光吗?
生生互动:你还知道有关欧洲西部的哪些内容?
设计意图:导入部分欧洲西部景观视频,冲击力强,较好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起

学生兴趣。生生互动,在了解学生已有知识基础的同时为学生展现自己提供了平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下一部分学习作铺垫。
课堂评价:对主动分享自己知识的同学要予以赞扬。并将学生介绍的知识总结归类,以便为下一部分的学习打基础。
教学环节二:观欧洲西部全景
教师引领:根据区域学习的一般方法,要了解一个区域,首先要了解它的哪一方面?
学生活动一:结合教材P538.16
1)在空白图上画出欧洲西部与欧洲其他地区的界线,描出主要纬线,填写出欧洲西部濒临的海洋。说出欧洲西部的位置。
说欧洲西部
欧洲西部面积约500万平方千米,占欧洲面积的一半左右,人口5亿多,人口密度约每平方千米100人,而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约每平方千米42人。欧洲西部有36个国家,大约占世界国家总数的1/5。世界36个发达国家中,欧洲西部有23个。  
欧洲西部发达国家分布图
2)找出瑞典、芬兰、英国、法国、瑞士、德国、西班牙、意大利,并将它们的首都填写到教材表8.3中。
学生活动二:阅读资料“数”说欧洲西部、“图”示欧洲西部,了解欧洲西部概况。
问题引领:(1)根据材料“数”说欧洲西部,从这些数据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2)阅读教材P52第二段及图8.15,说一说欧洲西部经济发展概况如何。
3)根据材料“图”示欧洲西部,欧洲西部经济发达国家分布有何特点?
设计意图:学生活动一,采用学生动手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通过描纬线,填海洋让学生意识到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读取方法。学生活动二,利用数据和图片给学生以直观认识。由“图”读出欧洲西部经济发达国家的分布特点,训练学生的读图能力,体现地理学科从图中提取信息的特点。
课堂评价:能准确表述欧洲西部的位置特点,掌握描述某一地区地理位置的方法。能准确阅读“欧洲西部发达国家分布图并获取信息,进行描述。
教学环节三:探欧洲西部畜牧业
学生活动一:阅读图片“图”示欧洲西部之饮食,“数”说欧洲西部之畜牧业。

  
   “示欧洲西部之饮食       说欧洲西部之畜牧业
问题引领:(1)欧洲西部的人饮食习惯与我们有什么不同?
2)为什么欧洲西部人以牛羊肉和乳制品为主食?
合作探究:欧洲西部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的原因。
问题引领:(1)在欧洲西部,人们为什么称牧草为“绿色金子”?
2)影响欧洲西部牧草生长的最主要的自然条件是什么?
3)读教材图8.21,指出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范围;读教材图8.21,结合伯明翰、汉堡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描述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简述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发展畜牧业的有利影响。
4)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与哪些自然条件有关?
5)读教材图8.22,说明本区的地形有何特点,并请你分析本区的位置和地形对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范围的影响。
6)请将下列短语按因果关系排列好。
  
西

广


  

广


7)谈谈你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句俗语的理解。
展示资料:多媒体呈现现代化的畜牧业;约翰家的乳畜农场。
问题引领:(1)你认为欧洲西部畜牧业现代化程度如何?
2)约翰家的农场用篱笆隔成围场有什么好处?
3)欧洲西部的畜牧业有哪些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
设计意图:合作探究部分,采用倒叙的方法,启发推理:主要饮食畜牧业牧草气候、地形位置(人文地理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由表及里。分析原因时,让学生说出确切的自然要素名称,形成条理的知识体系,并能举一反三,认识到自然环境之间,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之间的影响。分析阅读材料并谈谈欧洲西部的畜牧业有哪些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堂评价:合作探究能准确描述本区地形、气候特点,阐述本区发达的畜牧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并形成条理的认知结构。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环节四:析欧洲西部旅游业
展示资料:“图”示欧洲西部之旅游,展示欧洲西部景观照片。
教师引领:你认识这些景点吗?
小组合作:(1)将教材P58598.23照片所示景点的代号,标注在地图相应的位置上。
2)小组成员间简单描述照片风景、所在国家、城市。
3)每组派一代表从老师这里选一张照片贴在地图相应的位置上并思考如何介绍所贴的景观(所在国家、城市及其内容),模拟导游依次介绍景观。先到先选,开始。
展示资料:“数”说欧洲西部之旅游业
说欧洲西部
2009年,法国总共接待了7 420万国际游客,居世界第一位,西班牙为5 220万,居世界第三位。2011年全球9亿8 000万人次的国际旅游人次中,有51.3%到欧洲。
问题引领:(1)从数据中,你认为欧洲西部旅游业发展如何?

(2)请将欧洲西部的景观进行分类,看看哪些属于自然景观,哪些属于历史文化,哪些属于现代文化事业。
(3)说说欧洲西部发展旅游业的资源优势。
(4)结合教材P58第二段、P59材料《申根协定》,你认为欧洲西部旅游业繁荣的原因还有哪些?
课外延伸:济南作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化行政中心,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把旅游业作为重要支柱产业来抓,济南发展旅游业有哪些优势?请你对济南旅游业的发展提些建议。
设计意图:采用先到先选的方式,将欧洲西部的景观照片贴在图上,激发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并对小组学习的结果进行验证。说明欧洲西部发展旅游业的资源优势时,层层深入降低难度,归纳其他原因,训练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展延伸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从地理的角度看身边的事物,引导学生关注社会。
课堂评价: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仅要关注小组整体的速度和准确度,还要关注个体的参与度,能够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互相听取意见。通过阅读课文,能说出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对主动完成课外延伸部分的同学要予以赞扬。
板书设计

教学与反思    
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以课标为灵魂,将教学目标落在实处。采用“图”示欧洲西部,“数”说欧洲西部作为学材,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特点,认识欧洲西部的位置强调让学生动手操作,复习巩固了确定区域位置的方法。解释欧洲西部畜牧业与位置、地形、气候的关系时,一是强调要素之间的联系,二是强调形成条理的、完整的知识结构,三是强调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知识方面能举一反三,思想方面树立正确观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说明欧洲西部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时,对于学生较为陌生的知识,力求降低难度。
整堂课的趣味性上还有待探讨,有关旅游业内容的深度上还有待斟酌。
课堂学习评价
一、慧眼识图
读图,完成第12题。
1.下列对欧洲西部位置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大部分在北温带   B.大部分在中纬度地区
C.大西洋西岸     D.南临地中海
2.欧洲西部畜牧业发达和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
A.地理位置     B.气候    C.旅游资源丰富     D.地形
3.下面几种山脉的走向利于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形成的是(  )。

4.下列属于欧洲西部发展旅游业的自然条件的是(  )。
二、图说地理
52010520日凌晨,2012伦敦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公布了伦敦夏季奥运会吉祥物文洛克。吉祥物以富有激情的萨罗普羊为原型。在吉祥物的头上还有黄灯标志。据称象征伦敦的标志性出租车,他们的大眼睛事实上还有照相功能,目的是见证他们每一个去过的地方和见过的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 奥运会吉祥物文洛克      图2 欧洲西部略图
      

    3 欧洲西部地形图           图4 该国气候图
1)请将2012年奥运会举办国家的名称填写在图2中。
2)奥运会吉祥物以羊为原型,可见羊——畜牧业在该国十分重要。请从位置、地形、气候三个方面分析该国畜牧业发达的原因。
3)请选择该国能够见到的景观并予以介绍。并说明该国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答案:
一、1.C 2.C 3.A 4.B
二、5.1)略。
2)英国地处中纬度大陆西侧,气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又因地形以平原为主,所以牧草多汁,草场广布,因此畜牧业发达。
3)(任选伦敦塔桥、大本钟、巨石阵进行介绍)。发展旅游业的优势:英国有丰富的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游憩是本国和周围其他国家人的生活方式之一;接待服务水平高,设施完善;作为欧盟的成员国,国际协定为旅游业提供便利的政策支持等。
【教学设计二】
作者:齐玉娟 单位:济阳街道办事处中学
作者:路丽丽 单位:济阳教研室
目标与策略    

重点与难点    
重点:欧洲西部的位置、地形、气候概况。
难点:欧洲西部的自然环境对发展畜牧业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教学环节一:导入新课
情景设置:
同学们,世界第三十届奥运会在哪里举办?这个国家位于世界的哪个区域?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回答中引入新课学习,这样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学习,有效地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引导学生切入主题:关于欧洲西部,你们都知道些什么?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各抒己见,回答老师所问,有的学生谈到了欧洲的旅游景点,有的学生谈到了欧洲的工业品,有的学生谈到了欧洲的货币,还有的学生谈到了今年的奥运会等。)
教师趁热打铁:这么好的地方,同学们想不想去看一看?“想。”同学们异口同声,热情高涨。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到欧洲西部去旅行。
教学环节二:知识新授
一、工业密集,发达国家集中
过渡:要想去欧洲西部旅行我们首先要确定它的——地理位置
展示“欧洲西部在世界的位置图”和“欧洲西部地形图”。
 

学习活动设计:自主学习以小组为单位。
图释导学,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1.在世界中的位置,欧洲西部位于__________(北半球 南半球)、__________(东半球 西半球),并说明理由。
2.海陆位置:欧洲西部西临__________洋,北临__________洋,南临__________海与非洲相望,东南隔土耳其海峡与__________洲相望。
3.纬度位置:大致在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图中位于“冰岛”北部的虚线是__________(北回归线 北极圈)。
推断:1.欧洲西部三面临海,气候受__________(海洋 陆地)影响大。
2.欧洲西部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___带,只有一小部分属于__________带。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勇于展示自我,锻炼了学生的分析归纳和推断能力。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读课文和教材图8.15,明确这里是一个工业密集、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
自主学习:读教材图8.16“欧洲西部的国家”,找出欧洲西部的下列国家,并把它们的首都填写到下表中。
瑞典
芬兰
英国
法国
瑞士
德国
西班牙
意大利

1.结合上学期所学知识,说说欧洲西部发达国家的分布特点。
2.你还有哪些感兴趣的国家,说说看。
设计意图:分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读图观察能力和归纳描述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感受学习的快乐。
过渡:同学们要想出门旅行除了要了解其位置外,还要知道那里的风土人情。还要了解要携带一些什么衣物,常言说得好,只有先知其冷暖,才可以有备无患。所以这就需要提前了解欧洲西部的气候及其它的自然环境。
二、现代化的畜牧业
学习活动设计:合作探究。
教师出示“欧洲西部气候和地形图”。

探究分析: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的差异及原因。
探究一:本区的气候以什么气候为主?根据伯明翰、汉堡两地各月的气温和降水量状况,描述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
欧洲西部地形图
探究二:归纳本区地形有什么特点,简述这种地形特点对气候产生的影响。
探究三:欧洲西部农业的特点。
首先从学生的生活入手,采用“头脑风暴”在黑板上罗列出学生想到欧洲西部的食品:牛排、牛奶、黄油、奶酪、香肠、意大利面、法国葡萄酒、咖啡、水果沙拉、汉堡等,由此引导学生联想到本区农业的特点:“以畜牧业为主”。
自主探究:学生阅读P5455正文和阅读材料归纳总结。
1)多数国家以畜牧业为主。

2)农作物:种植谷类作物及牧草,其中牧草被当地人称为“绿色的金子”。
3)劳动力缺乏,生产高度机械化、自动化。
探究四:欧洲西部自然条件(位置、地形和气候)对发展畜牧业的影响。
归纳总结:地形的影响:平原面积广大,草场广布。
气候的影响: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形成了多汁牧草。
探究五:欧洲人的饮食结构与这里发达畜牧业的关系。
板书小结:
设计意图:探究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结合实际,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联系。这让学生真正体验了学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并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入手解决问题,掌握学习方法并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过渡语言:同学们真棒!现在我们了解了本区的自然环境和风土人情,现在就开始我们的异地之旅吧!
活动设计:为我所用
教师结合教材利用卡片和多媒体展示欧洲西部的旅游资源。
三、繁荣的旅游业
本区是国际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拥有丰富的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旅游景点、名胜古迹众多。为了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同时也便于学生记忆。首先补充介绍形成自然景观的原因和人文景观的历史文化背景。
A.自然方面:北有冰川作用形成的“挪威峡湾”和“芬兰的千湖之国”,中有阿尔卑斯滑雪,南有地中海的阳光沙滩。
B.人文方面:古建筑城堡、教堂、博物馆、风俗习惯等。
再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并配以音乐,学生动手操作,点击“你成功了”进入“国家与旅游”,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欣赏美景,进一步了解本区,同时思考本区旅游业繁荣的优势。

归纳:1.本区旅游资源丰富。
2.本区居民收入高,休闲时间多。
3.《申根协定》对欧洲旅游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活动设计:牛刀小试
欧洲西部有众多的国家,而且欧洲西部的国家面积都比较小。现在要给大家一个任务,请大家结合所发的“欧洲西部主要的旅游活动资料进行准备,每个小组设计一条欧洲西部的旅游线路,要求每个小组选择5个国家进行旅游,为自己的旅游线路起个响亮的名字,并在黑板的地图中画出旅游线路图。然后每组派代表以导游的身份上台为大家介绍本小组的旅游线路及主要的旅游景点。
学生活动:学生分为三个小组分别设计欧洲西部的旅游线路。
学生上台绘出旅游线路图。
各小组“导游”分别介绍所设计的旅游线路。
第一小组:旅游线路:“走向欧洲”
英国(伦敦、泰晤士河、大本钟、巨石阵)——法国(艾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卢浮宫)——西班牙(斗牛、巴塞罗那)——意大利(罗马、威尼斯)——奥地利(维也纳)
第二小组:旅游线路:“欧洲五国经典十一游
英国(伦敦)——法国(卢浮宫、香榭丽舍大街、凯旋门)——西班牙(马德里)意大利(罗马、威尼斯)——德国(柏林墙、慕尼黑足球赛)
第三小组:旅游线路:“名胜古迹快乐游”
希腊(神庙、奥林匹克运动场)——意大利(罗马、威尼斯)——瑞士(阿尔卑斯山滑雪)——法国(香榭丽舍大街、凡尔赛宫)——西班牙(斗牛场)
师生评价:1.旅游线路设计的合理性。2.旅游景点的正确性。3.导游的表现。
设计意图:提倡学生的个性发展,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教会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寓教于乐,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求地理知识的兴趣,从而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板书设计
教学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目标的层层分解,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使学生易于理解吸收。在教学设计的思路上,以模拟旅游的形式来组织教学,将旅游准备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技能,增强了合作和团结精神,既体现了新教材中以学生活动贯穿教学的思路,又符合素质教育提出的“体现学生是主体”的教学理念。尤其是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进入欧洲西部的旅游资源,此时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兴趣,点击自己感兴趣的国家、城市或自己探究某个问题,提倡学生的个性发展,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寓教于乐,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求地理知识的兴趣。本节课努力突出设计特色:一个“动”字,既有学生合作探究上的互动,又有自主学习上的心动。
通过本节课的设计与实施,体会以下两点:1.地理教学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应突出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在教学中多结合生活,采取情景教学。2.开展学生活动应适当,不要为了活动而搞活动,应该让学生活动成为教学的手段,把教学内容融入活动之中。通过活动来落实相关的知识点。
课堂学习评价
一、慧眼识图
1.下面是济南的小杰在网上学习时收集到的一些精美图片,其中不属于欧洲西部的是(  )。

欧洲西部四城市各月气温与降水分配图,完成第24题。
2.甲、乙、丙、丁四城市大致在52°N附近,自西向东气候有一定的差别,其中,大陆性特征最明显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如果你的家人冬季到欧洲西部甲城市去旅行,你一定会告诉他那里(  )。
A.冬季比北京冷        B.冬季比北京温暖
C.冬季气候和北京差不多    D.冬季比北京干燥
4.影响四城市气候差异的最重要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海陆因素     C.纬度因素     D.人为因素
5.读“欧洲西部气候图”和“地形图”,探究欧洲西部最有利于发展的农业是(  )。
    
A.种植业     B.林业     C.畜牧业     D.渔业
二、图说地理
6.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A
B 欧洲西部地形图
C
1)读图A分析本区的气候以____________气候为主,根据伯明翰、汉堡两地各月的气温和降水量状况,说出该气候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图B归纳本区地势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述这种地势特点对气候产生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述欧洲西部自然条件(地形和气候)对发展畜牧业的影响。
地形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候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图C说出欧洲西部的畜牧业实现了高度__________化和__________化。
答案:

一、1.D 2.D 3.B 4.B 5.C
二、6.1)温带海洋性 全年温和湿润
2)南北高,中间低 南北高,中部低的地势有利于温暖湿润的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3)平原面积广大,草场广布 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
4)机械 自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