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内容如下: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加惠 怫然 抢地 休侵
色挠 谢 谕 免冠徒跣
(2)翻译下列句子。
①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②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电,岂盲五百里哉?
③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3)指出下列句子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秦王不说 ②轻寡人与
③故不错意也 ④仓鹰击于殿上
(4)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①与臣而将四矣 ②天下缟素
③轻寡人与 ④请广于君
(5)一词多义。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受地于先王 ① ② 仓鹰击于殿上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③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④
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⑤ ⑥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
拨亦灵怪矣哉 兄何见事 之晚乎
与臣而将四矣
⑦
泯然众人矣
学生分组讨论。并抢答,师生评议,教师点拨重点虚词,明确:①虽:虽然;即使。②于:从;在;到。③以:用;把;用;因为。④也:表疑问,相当于“呢”,这里有反问的意思;表判断语气。 ⑤哉;表反问,相当于“呢”;表感叹,相当于“呀”。⑥乎:表疑问,相当于“吗”;表感叹,相当于“啊”。⑦矣:表陈述语气.相当于“了”;表陈述语气,译为“了”。
4.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叙述者、安陵君由一人担任,唐雎、秦王各由一人担任,要读出人物应有的语气、口吻、情态。学生自由组合,先试读,并在班上范读,同学集体评议。
5.选两位同学复述课文,以第一人称的口吻,以唐雎回忆往事的方式,讲述“不辱使命”的故事,可以合理展开想象,要讲清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教师可稍作提示:
开端:秦王“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为诱惑,企图吞并安陵国,遭拒绝,秦王不悦。安陵国危在旦夕。
发展:唐雎与秦王展开第一回合的斗争,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表现出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
高潮:唐雎与秦王展开第二回合的斗争,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