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孙中山致郑藻如书
近年来,在我国大陆出版的一些有关孙中山的著作中,都提到了孙中山早年曾致书清朝退职官僚郑藻如一事;在台湾,以及在国外,这件事也越来越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孙中山的这篇书信受到人们的重视上毫不奇怪的,因为它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孙中山著作中最早的政治作品,它比人所共知的孙中山上李鸿章书还要早4年多。毫无疑问,该文对于研究孙中山的思想发展过程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这篇作品从未被收入孙中山的著作集,数十年来也不曾在有影响的报刊公开发表过。不少国内外学者由于见不到它的全文,便只好从某些出版物中间接转引只言片语。个别流传的抄件或印刷品,也存在不少讹误。因此,特根据《濠头月刊》第14、15期合刊所载的孙中山致郑藻如书,将其全文抄录如下:
窃维立身当推己以及人,行道贵由近而致远。某留心经济之学十有余年矣,远至欧洲时局之变迁,上至历朝制度之沿革,大则两间之天道人事,小则泰西之格致语言,多有旁及。方今国家风气大开,此材当不沦落。某之翘首以期用世者非一日矣,每欲上书总署,以陈时势之得失。第以所学虽有师承,而见闻半资典籍;运筹纵悉于胸中,而决策未尝施诸实事:则坐而言者,未必可起而行。此其力学十余年,而犹踌躇审慎,未敢遽求知于当道者,恐躬之不逮也。
某今年二十有四矣,生而贫,既不能学八股以博科名,又无力纳粟以登仕版,而得之于赋畀者;又不敢自弃于盛世。今欲以平时所学,小以试之一邑,以验其无谬,然后仿贾生[山]之《至言》、杜牧之《罪言》,而别为孙某《策略》,质之交世,未为迟也。伏以台驾为一邑物望所归,闻于乡间,无善不举,兴蚕桑之利,除鸦片之害,俱著成效。倘从此推而广之,直可风行天下,利百世,岂惟一乡一邑之沾其利而已哉!
呜呼!今天下农桑之不振,鸦片之为害,亦已甚矣!远者无论矣,试观吾邑东南一带之山,秃然不毛,本可植果以收利,蓄木以为薪,而无人兴之。农民只知斩伐,而不知种植,此安得其不胜用耶?蚕桑则向无闻焉,询之老农,每谓土地薄,间见园中偶植一桑,未尝不滂勃而生,想亦无人为之倡者,而遂